和谐共生 山水丽城——“跟着课本读中国”之云南篇
时间:2024-10-23 10:18:48来源:中国教育报

晨曦初照,丽江古城从沉睡中渐渐苏醒。雪山冰泉叮咚,街头商贩吆喝,青石古道嗒嗒……声声交织,低吟着“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古城密语。

以雪山为屏,引一江清水,筑四方丽城。彩云之南,山水之间,矗立着一座如诗如画的丽江古城。如今走在这里,雪山、蓝谷、古道、花海、浅溪……眼见耳闻,是自然的慷慨馈赠、历史的轻声低语,更是山与水相融、人与城相拥的时代韵律。

跟着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中“一滴水”的足迹,近日记者踏入这座因水而繁荣的古城,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邃智慧。

和谐共生 山水丽城——“跟着课本读中国”之云南篇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文笔学校学生在学习《一滴水经过丽江》。本报记者陈经宇 摄

山水相逢入画来

从北京出发,随着飞机缓缓降落,巍峨壮丽的玉龙雪山映入眼帘。“遥望玉龙云断处,道是终年雪皑皑。”正值雨季,山峰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即使隔着机窗,也能感受到来自它的自然神秘与磅礴气势。

“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有一天,我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坚硬的冰。和更多的冰挤在一起,缓缓向下流动……”在课文中,作者阿来化身“一滴水”游历丽江,展示了丽江独特的地理风貌、浓厚的民俗文化和蓬勃的生机活力。

丽江古城被称作“东方威尼斯”,水道水网密集。古城水系源于象山脚下的玉泉水形成玉河水,分成三股入城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流遍全城,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美景。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文笔学校学生和涵韵告诉记者,在初读课文时感受到了水的生命力,“我仿佛也化身一滴水,重游自己的家乡,美好又骄傲”。

800余年来,丽江古城以水为脉,傍河而筑,依然保存着古老的“城市供水系统”,河流、泉、潭形成丰富水系,造福着一代代丽江人。

随行的文笔学校校长奚吉兴向记者介绍丽江,句句离不开“水”:“四方街以彩石铺地,以清水洗街而闻名。”上午9点,在四方街卖豌豆桥前,工作人员掀开三块石板,河水瞬间喷涌而出,滚滚冲向街面……游人纷纷举起手机和相机,记录下这一独特的景象。

数百年前,当地百姓巧妙利用古城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特点,在四方街的两座桥下设立闸水用的深槽,每日清晨或傍晚将木板放下截住水流,使西河水位升高漫出河床,漫向四方街,清洗古城后汇入东河流向城外灌溉农田。

一直以来,正是遵循着“先理水,再修城”的生态理念,丽江才实现了古城家户、街市与水系的完美融合。

丽江人对自然的利用,不止于水。很多人知道丽江古城,是从题词照壁开始的。“三坊一照壁”是丽江最富特色的民居形式。这里的民居坐北朝南,照壁独占一墙。当地百姓在中午靠它高大的墙面挡掉刺眼的阳光,到了傍晚,又靠它雪白的墙壁反射光到室内,照亮室内。

还有,“街巷利用自然地形,形成了起伏弯曲的线条美和立体的层次美。”

“每个院落四季花草葱茏盛放,绿意盎然,犹如一条绿色的走廊。”

“三百多座木桥、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

…………

1997年,丽江古城因“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言传身教守青绿

“美丽大自然是你我共同的家园,从你做起,从我做起,让爱通过心灵在大地上传递……”

6月,在丽江市一年一届的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丽江各校的师生们通过宣读《丽江市生态环境保护倡议书》、演唱《让中国更美丽》歌曲等,倡导大家共同守护好丽江的绿水青山。

是啊,一代代丽江人感恩这方水土,也在无比珍惜地保护着这山这水这城。

遍布古城的“三眼井”正是丽江人水相亲的典型代表。当地人在地下喷涌出的泉眼旁依地势高低修建出上、中、下三级水潭,严格区分各潭用途:上池饮用、中池洗菜、下池洗衣。这既保证了水源卫生,又提高了用水效率,实现了水资源分级利用。

丽江市小学生张哲闻告诉记者:“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让我体会了三眼井的奇妙,三潭相串,却各司其职,坚决不能混用。”

随着时代发展,自来水已在生活中代替了“三眼井”。丽江把“三眼井”保护起来,用雕塑重现了当年用水生活场景,让人水相亲的智慧代代相传。而一处处“三眼井”,在静静地浏览时代变化,用记忆的方式与丽江、与游客互动着。

“生态文明教育在丽江教育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奚吉兴是地地道道的纳西族汉子,他在古城的街巷中长大,见证了古城50多年的沧桑变化。他又是一位老教育人,在丽江从教32年,做了17年的校长,深知教育对于生态理念传承的重要性。2019年,文笔学校创建时,奚吉兴全程参与了学校建设,并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在办学中重推“无废”理念,使学校成为丽江第一家“无废校园”。

奚吉兴解释,“无废校园”的核心在于促进校园内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通过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师生树立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

这种坚持,最终转化成为现实的善举和巧心。在文笔学校,原生态的校园环境每天都会吸引来山鸡等小动物“光顾”,而学生们从来不会去打扰。“每天在操场上跑操,都能远远望到云雾缭绕的玉龙雪山,我会觉得无比安心。”和涵韵说。

新一代对自然的美好守望,还体现在丽江各校常年开设的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中。

“孩子们,我们来做一道特殊的‘数学题’——用‘计算器’记录自己的高碳和低碳排放……”记者现场观摩了一节以“低碳生活,你我同行”为主题的公开课。据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杨益华介绍,除了融入学科教学外,丽江很多中小学校都在通过“小农场”“小城农匠”等方式,灵活创新开展生态教育课程,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

在玉龙雪山的出水口,杨益华团队和云南省茶艺名师工作坊和玉娘团队一起体验了从打水到煮茶的过程,他们将这种来自大自然的触动带入教学并开发出了茶艺课程。

“大家注意观察雪水和自来水的区别以及泡茶后口感的不同。”在丽江市古城区职业高级中学的茶艺课堂上,副校长和玉娘设计了目测、品尝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环保角度深入研究大自然。在她的课堂上,一根树枝、一片落叶甚至用完的茶渣都能成为教学工具。

持之以恒守护绿水青山的理念流淌在校园,滋养着成长中的新一代丽江人,一次次地强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识。

绿水青山筑“靠山”

彩云之南,碧水青峰。美丽的生态环境铺就了云南独特的发展底色。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调研时强调,希望云南“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赴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有自己的优势,关键是要履行好保护的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云南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云南紧扣“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依托绿水青山构筑发展的“靠山”,云南经济强势突起。2023年,云南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今年上半年,云南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2%。全省1/3的县市区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如今,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一幅幅生态答卷在云岭大地上徐徐展开,生态优势正不断转化为产业优势。

作为云南的一颗璀璨明珠,丽江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近年来,丽江古城区深入实施“青山映城、田园绕城、花景满城、文化塑城”四大行动,立足生态优势,共建国际花园城市和绿美古城。

“生态,是丽江最亮丽的底色。”古城区水务局局长李玉林告诉记者,“古城区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标准列入考核内容,不断释放流域治理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也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河湖水生态良性循环。”

“绿水青山”带来旅游业的繁荣,继而成为丽江市战略性主导产业。“绿水青山”就是丽江人的“幸福靠山”。7月3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丽江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增速排名全省第二位。今年上半年,丽江市全市接待游客3990.4万人次、同比增长8.5%,旅游总花费625.5亿元、同比增长23.8%。

在丽江,你可以在“手道丽江”见证一张东巴纸的诞生,在老木艺术空间看木头上长出新生命,在天地院看一场涤荡心灵的纳西族歌舞……近年来,丽江的生态理念融入了银文化院落、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等30个文化院落,并免费向游客开放,为游客与研学者们搭建了一架架通往丽江文化深处的桥梁,也成为丽江文化走向世界的新窗口。

“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在文笔学校的课堂上,语文教师杨建花抛出了一个问题:“孩子们,课文结尾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学生讨论纷纷:“这滴水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智慧”“它会一直滋润、守护丽江”“也会流向远方,滋润更多地方”……

丽江人正以生态为卷、文化作笔,在青山绿水间绘制着生活的幸福画卷。如今,在生态文明的宏大主题下,丽江古城与新时代相拥相融,不断经历蝶变、升华。(本报特别报道组成员: 冀晓萍 徐倩 孔萌 陈经宇 贾蒙 曹金玥 )

标签:

  • 上一篇文章: 视讯!爱心公益拍 “电”暖重阳节
  • 下一篇文章: 最后一页
  • 最新
  • 和谐共生 山水丽城——“跟着课本读中国”之云南篇

    晨曦初照,丽江古城从沉睡中渐渐苏醒。雪山冰泉叮咚,街头商贩吆喝

  • 视讯!爱心公益拍 “电”暖重阳节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逢一年重阳佳节。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

  • 每日焦点!历史上真实的孔子,是否“武艺高强”?

    中新网北京9月29日电(记者 上官云)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 中国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 位居世界前列_天天速看料

    中新社郑州9月28日电 (记者 刘育英)2024中国算力大会28日在郑州举

  • ‌“湘菜新星”闪耀全国赛场,长沙商贸旅游职院学子载誉而归

    9月24日,味道湖南·寻味三湘2024中国湘菜青年名厨全国技能大赛在长

  • 动态焦点:社旗法院力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

    宋法官,你好,钱已经打到法院账户了,希望法院尽快解除公司账户冻结和

  • 吉利汽车集团近十款电动化汽车亮相法兰克福

    9月10日,吉利汽车集团携吉利汽车、领克汽车、极氪汽车三个品牌,近

  • 碧螺春是什么茶呢?喝碧螺春茶有什么好处?

    碧螺春是什么茶呢?碧螺春属于绿茶类,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

  • 2024年上半年宁夏82家外销窗口实现销售3.37亿元 全球动态

    中新网银川8月21日电 (记者 于晶)8月21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

  • 8月13日央行开展385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8月13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 南阳高新区法院何志院长一行赴襄阳高新区法院交流学习_聚焦

    他山之石可攻玉,采撷有益以厚己。南阳与襄阳山水相依,渊源深厚,带着

  • 邓州市赵集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观察

    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近日,邓州市赵集镇积极组织开展以人

  • 华润万家业态升级 一路向新 广州荔湾健康港店盛大开业-今日热文

    2024年1月13日,华润万家荔湾健康港店于广州盛大开业,在广州市掀起

  • 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召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推进会 世界时讯

    为迎接新年到来,扎实做好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防范系统性、

  • 当前速读:​信阳市浉河区住建局开展2023年第二期浉河区农村建筑工匠培训会

    为进一步加强浉河区农村房屋建设质量,保障人民群众住房安全,提高农村

  • 8月23日江苏新海硫磺报价动态

    8月23日,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工业硫磺(液硫)报价950元 吨,厂家生

  • 旅游
    • 国家疾控局:关于新冠病毒EG.5变异株相关科普问答

    • OnePlus Nord承诺将包括旗舰级相机

    • 滴滴回应网约车司机砸车事件:将协商分担车辆维修成本

    • 马祖海岸参谋主任私吞64箱部队罐头 遭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