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复旦:一连串大师剧让大学精神“具象化”
时间:2025-07-21 18:25:54来源:中国青年报
一所高校,一般都会有1部至2部大师剧。在复旦大学,自2017年首部大师剧《马相伯在1913》首演以来,以马相伯、李登辉、颜福庆、陈望道、谢希德等复旦先贤为蓝本创作的原创大师剧绵绵不绝,一代代复旦学子都能说出自己那个年代的“大师剧”。

  清晨的阳光洒在土山湾的孤儿院门口,年过花甲的马相伯迎来了一个求学心切的年轻人——蔡元培。两人初见,便因对知识的渴望而心意相通。24名意气风发的青年成为蔡元培、马相伯的同路人,他们中有后来振兴实业的黄炎培,有追求艺术巅峰的李叔同,有投身教育事业的胡敦复……一个因教育救国而集结的群体,就此走进历史的舞台。这是由29名演员与近百名工作人员打造的复旦原创校史剧《相辉》。

  剧名“相辉”二字是马相伯老校长和李登辉老校长的合称。而在复旦的校园里,“相辉堂”也是各类顶级学术论坛的举办地,来访复旦的中外学者,都会反复念叨“相辉”二字。


【资料图】

  什么是大学?什么是复旦人?

  1905年,怀着“让孩子们有书读”的赤诚,马相伯倾尽家产,创办复旦公学。他主张“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并提出不限年龄、学生自治的革新理念,使复旦成为那个时代有识之士投身教育救国的实验田和爱国进步青年的汇聚地。李登辉接任校长后,进一步确立了“服务、牺牲、团结”的精神,将复旦的教育使命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

  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上的这片校园,见证了一代代青年理想的汇聚:是胸怀家国的师者因信念而聚,是求知若渴的青年因梦想而来,是风雨如晦的岁月因坚守而明。他们在黑暗中点燃火炬,在岁月长河中,镌刻下复旦精神的印记。

  复旦先贤中,有识之士、有志青年、华侨华人等不同年龄、身份的人们都因为教育救国的信念凝聚在一起,他们一齐为建设中国人自主创办的大学筹款奔走。

  《相辉》的故事里,演员们来自复旦大学五大书院近20个专业,其中有11名2024级新生,这也是他们首次以“复旦人”的身份亮相舞台。

  饰演汤佩琳的邵欣语是经济学院2024级的本科新生,她说:“复旦精神不仅仅是镌刻于故纸上的褪色诗行,更是蕴藏于日常生活之中的言行点滴。”2024级材料科学系本科生邵志峰饰演蔡元培,他认为复旦人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相遇中建立新的感动,相互扶持前进”的过程中萌发了认同感。

  新闻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国清第二次在《相辉》中饰演李登辉老校长,经过两年的排练和感悟,他对于老校长这一角色的理解更加深刻,“老校长始终在付出,从未想过反哺,在李校长的概念里,学校和师生都是他的孩子。”在话剧最后一幕,张国清饰演的李校长收到校友捐款,哽咽道:“复旦同学视我为骨肉,辉平生无憾矣。”

 细腻可以打破历史的“冰冷感”

  微电子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珅畅在《相辉》中饰演马相伯,他仔细琢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一个小动作,也要查清楚来源,这是一种对历史的追溯。”

  复旦大学腾飞书院原创老校长大师剧《巍巍学府》也是一部力作,值得一提的是,创作者中有中国学生,也有外国学生,它的海报、主持词、纪念册都是中英文双语的。要看这部剧,得先走过一段长长的、贴满海报和介绍的走廊才行,就像在正规话剧院买票看剧一样,体验感拉满。

  该剧围绕老校长李登辉的岁月故事展开。这位初到上海时还不太会讲普通话的华侨,在这片土地上服务了40余年,始终不愿离开复旦,他为复旦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办学体系。

  该剧以1936年叶楚伧来沪于沧州饭店召开复旦大学该年的第八次校董会场景为序幕。李登辉校长的出场,是在被迫辞职后的一个“落寞的转身”。

  微电子学院本科生、青年李登辉的饰演者陈柯含当时是第一次参演话剧,角色切换中很难把握不同的性格、语气和神情。他不断地向学长请教,反复阅读老校长的生平事迹和故事,力图用细腻的表演把冰冷的历史“捂暖”。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陶晓楠在剧中一人分饰叶楚伧、窃贼、荣德生3个角色。“入戏太深”的他,“仿佛隔了多年真的与老校长见了面、谈了天,从而由心底生发出由衷的敬佩与仰慕”。

  抗战结束后,学生和登辉校长在和平饭店聚餐叙旧,请他谈生平所得。本以为会有洋洋洒洒的演说,谁知他却只讲了一句话:“我归国后,一生只在复旦,一生只当复旦的教授,一生只做复旦的校长。”这样的坚持与执着,通过学生们的生动表演,效果令人震撼。

  据悉,校园原创大师剧·老校长系列在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指导下于2017年正式启动,目前已经成为新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在“复旦人演复旦大师,复旦人说复旦故事”的过程中,近距离接触了话剧这一艺术形式,不论男女、不论文理医工,都能通过大师剧感受家国情怀、复旦精神。

 艺术思政大课兼具育人“功效”

  复旦的系列大师剧,不仅是一部部校史剧,更是一堂堂生动别样的艺术思政大课。

  复旦经济学院的原创校园大师剧《蒋学模》,用学生视角讲述经济学院大师故事。该剧以著名经济学家、复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蒋学模为原型,截取蒋老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片段,真实还原了一个孜孜不倦的经济学人和一个“不断‘改悔’”又坚定不移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通过蒋老先生翻译《基督山恩仇记》的故事再现了那个热爱文学、不惧挫折的青年翻译家。

  《蒋学模》的叙事结构大胆新奇,不仅有现代与过去的时空变化,更有梦境和现实的交错重叠。伴随着熟悉的上课铃声,大幕拉开,随后四幕大戏将蒋老先生的一生呈现给观众。2005年复旦百年校庆之际,记者采访86岁的蒋学模,发现他仍在为《政治经济学》教材的第十三版修订笔耕不辍。除了工作时的专注勤勉,蒋老先生做学问还有一个法宝——一个红木柜子里近千张资料卡片。卡片上都是他平日里积攒的素材和理论,这是蒋学模将一生奉献给经济学领域的见证。

  有同学是因为一本《政治经济学》课本,而报名参演的。“学习《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的时候,我就感受到课本编写者蒋学模先生严谨的经济学研究思路,在书里,他用简明而又连贯的语言为身为大一新生的我了解经济学对社会运行原理的阐释打开了大门。”在剧中饰演姚耐的2023级经济学类专业本科生陈宝怡说,抱着对课本编写者工作习惯、生平的好奇,他报名成为这部剧的演员。

  原创校史剧《相辉》的观众中,不乏来自新闻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等多个专业的学生。剧中的南洋募捐、抗日救国、学科改组等历史场景,令观众们印象深刻。

  2024级腾飞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汪雨航说,自己未来会以复旦校史为荣,“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讲好复旦现在的故事、未来的故事。”2024级志德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向晓芙在剧后感悟道:“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了自己的坐标,更加坚定地迈向未来。”

标签:

最新
  • 百事通!复旦:一连串大师剧让大学精神“具象化”

    一所高校,一般都会有1部至2部大师剧。在复旦大学,自2017年首部大

  • “本源悟空”科研团队加速拓展量子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每日讯息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

  • 山西潞城区“追鸟人”:镜头定格生态蝶变

    在山西长治潞城区辛安泉镇,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相机快门声与鸟

  • 华宝证券张青:科创板“1+6”政策,资本市场赋能科技创新的新引擎

    2025年6月18日,陆家嘴论坛在上海成功开幕。论坛以全球经济变局中的

  • 《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印发 让算力像水、电一样便捷使用

    记者4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算力互联互

  • 甘肃立法聚焦妇女权益保障新问题:多维度保障“她权益”

    2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甘肃省十四届

  • 李熠:数字孪生技术正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是AI进化的基石,没有数据,AI就没法进步,或者进步的成本很高

  • 《哪吒2》进入国产影片出海榜前十

    《哪吒之魔童闹海》出海票房超4894 2万美元,冲进国产电影出海榜前

  • (聚焦博鳌)彭森谈对中国经济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三个判断

    在25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高端对话:中国改革与经济前瞻

  • 钢琴家、歌剧演员上演“海上咏叹之夜” 双钢琴伴奏创新舞台演绎

    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选段金币的理念、歌剧《乡村骑士》选段桑图

  • 四川:今年前2月鱼油、柠檬等部分特色商品加速“出海”

    记者18日从成都海关获悉,2025年前2个月,四川外贸进出口1662 7亿元

  • 超大型集装箱船从长江江苏段离泊试航

    12日,由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研发、设计、建造的第二

  • 春风拂绿意,植树正当时——遂平县嵖岈山风景区2025年春季植树活动圆满举行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积极响应国家绿

  • 2月3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640万人次 部分方向仍有余票

    中新网2月3日电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月3日正月

  • 我国在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取得新突破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刘亮)记者17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近

  • 《论道平常心》对话郎朗:探寻音乐与人生的平衡之道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时代,如何在追求卓越与保持心态平和

  • 旅游
    • 甘肃庆阳数字经济招商从听懂“数”语到专业精英

    • 强冷空气持续发威!周末中东部多地气温创新低 新一轮雨雪过程上线

    • 当前热门:云南保山谋划“大口岸城市” 2023年外贸进出口额破百亿元

    • 拉萨市城关区桑伊社区:背街小巷改造,铺筑幸福“快车道” 每日热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