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的结构精细需要用心呵护,即使是轻微的损伤,都有可能带来视觉功能的影响,甚至导致视觉功能的减退。全民爱眼,从我做起,增强爱眼护眼意识,关注眼健康,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一、建立档案 防患未然
建立规范的眼健康档案,有计划地到专业机构进行眼健康检查、科学评估眼健康状态、个性化眼健康指导、防眼病于未然。3岁以下的婴幼儿,正是视力屈光发育的关键阶段,但婴幼儿又不能很好配合检查,因此在这个时期需要一些特殊的检查设备如儿童视力表、手持式双目视力筛查仪、手持裂隙灯等检查婴幼儿视力、屈光发育状态、同时筛查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以及这时期的常见眼病如斜视、弱视。从3岁开始,随着孩子配合度的增加,眼健康检查范围逐渐增宽、精准性也逐渐加强。如3—20岁的人群重点关注近视发生、发展与防控,除关注屈光、视力发育情况以外更需要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均进行全面精准的检查。对20岁以上的人群,由于遗传因素、年龄因素、眼健康基础情况、职业属性的不同眼健康检查方案也各异,比如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除该年龄常规检查外需针对青光眼的危险因素进逐一排查;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应对糖尿病并发眼病进行早期排查;对长期面对视频终端的人群进行干眼症相关的检测。通过全面精准的检查、科学评估眼健康状态,才能作出科学有效的眼健康指导,防眼病于未然。
(资料图)
二、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家长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平常应该多带孩子去郊外玩玩,锻炼身体,能放松孩子的身心,保护视力此外,充足的阳光照射可以预防近视。看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养成看书时“一尺一寸一拳”的习惯,且时间不宜过长,每隔40—5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闭眼或向远处眺望数分钟或做眼保健操,以防止眼睛过度疲劳。另外,不要躺着或者趴着看书。不要在动荡的车厢内、光线不好的地方看书。夜间是身体和眼睛休息放松的宝贵时间,充足的睡眠能够促进生长激素等重要激素的正常分泌,有利于身体和眼睛的健康生长发育。日常饮食中应保持均衡饮食,不挑食、不偏食,保证营养全面,多吃鱼肉、水果、蔬菜、豆制品、鸡蛋,少吃甜食、辛辣食物和饮料。维生素A是保持眼睛健康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胡萝卜、卷心菜、生菜都是摄入维生素A的好选择。食物一定要煮熟,尤其是肉类、家禽类以及蛋类。
儿童双眼视力3岁0.6、4岁0.8、5岁及以上1.0为基本正常。满三岁就应带他进行第一次视力检测,之后每年固定一至二次视力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把握矫治的黄金时期。
眼保健操能很好的保护眼睛,尽量每天都坚持做一会儿,对缓解眼睛疲劳很有帮助。尽量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做眼保健操的习惯,只要持之以恒,对保护视力大有裨益。
三、重视儿童眼保健,守护孩子明眸“视”界。
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已具备完整的眼球结构,但视力仅为光感且无注视能力,而早产儿由于视网膜发育不成熟,可能引起早产儿新生儿视网膜病变,如不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会引起视力严重受损甚至致盲。另外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及其他先天性遗传性眼病等致盲性眼病在生后即对视力产生影响。
家长日常生活中可注意观察婴幼儿的视功能发育情况,在家自查儿童视力可通过交替遮盖两眼,观察儿童对双眼的遮盖反映是否一致。若遮盖一眼时总是抗拒,而遮盖对侧眼无抗拒,可能提示对侧眼视力较差;若发现孩子双眼大小不一致,瞳孔区发白,生活中总表现为歪头视物、视物凑得近、暗处行走困难、眼位不正等,应眼科就诊检查。婴幼儿是小儿视觉发育最敏感的时期,如果眼睛由于各种原因被遮挡一段时间,就有可能造成被遮盖眼发生弱视,如果小朋友一只眼睁眼困难,应找眼科医生排查先天性上睑下垂。
学龄前期儿童视力逐渐发育至成人水平,而且小朋友基本可以配合完成一些基本的眼科检查。学龄前期是弱视筛查和治疗的最佳时期,应该定期接受眼病筛查、视力评估和屈光、眼位检查,评估视力发育情况,建立儿童眼健康档案,筛查弱视,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
随着儿童进入学校,近距离用眼负荷增加,远视储备逐渐减少,近视发病增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每半年或一年进行完善的眼科或屈光检查,建立儿童眼健康档案。儿童如出现眼红、畏光、流泪、频繁眨眼、视物不清或眼位偏斜等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到医院检查。
目前,国际公认的、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对近视防控有效的手段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户外活动和良好的用眼习惯;第二类:药物治疗,如:低浓度的阿托品眼药水;第三类:光学器械,包括角膜塑形镜(OK镜)、离焦框架镜、离焦软镜,离焦RGP等。
四、不惧白内障,“睛”彩有保障。
白内障是常见的老年性眼病,也是世界上致盲性眼病之一,白内障是每个人到老的时候大概率都会患的眼病。目前手术是根治白内障的唯一方式,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视力模糊,视力下降,但当您出现以下这些症状时,也同样需要注意。
(1)眼前暗影:如果在眼前出现位置固定、形状不变的点状或片状阴影就需要注意了。它与玻璃体混浊引起的飞蚊症是不同的,飞蚊症的暗影是可动的。虽然活动范围不大,但时隐时现,形状多变。
(2)眼老花突然减轻:部分老年人平时在视近看书或手机时需要带老花镜,但忽然,他们发现自己不需要戴老花眼镜也能看清楚了。这却不是个好兆头,这是因为老年白内障初发时,晶状体曲率增加,晶状体近点相应改变。
(3)色觉异常:由于晶状体膨胀,上皮细胞间隙增加,光线透过时会发生折射而呈现彩色晕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虹视。混浊的晶状体对蓝光吸收增强,使患眼对这些颜色的敏感度下降,此外,晶状体核颜色的改变也会影响色觉。
(4)单眼多视:晶状体部分混浊部分透明,光线通过它投射到视网膜上的物像会产生双影或多个影子。
(5)昼盲或夜盲,有些人会发现自己在白天太阳光强的时候或者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这其实也是白内障的前期症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理念的更新,如今的白内障手术趋向更精准的屈光性手术发展,也就是在进行白内障手术的同时解决患者本身或手术所可能导致的屈光性问题,如近视、散光、老视等。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与传统白内障手术相比,手术过程更为精细,通过较小手术切口进行晶状体摘除,对患者组织损伤较小,术后恢复迅速且后遗症少;手术时间缩短,一般只需几分钟就能够完成手术;适应症范围更广,可以用于治疗早期或中期的白内障患者。
近年来,多种新型眼部生物测量设备在临床的应用,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提供了支持。当前,与人工晶状体屈光力相关的精准眼球生物测量,既包括传统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及角膜直径等眼球结构参数的测量,还纳入了Kappa角、Alpha角及波前像差等视光学参数。
五、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
眼底也就是眼球内视网膜黄斑等神经结构,是人体内唯一能用肉眼直接、集中观察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部位,这些血管可以反映人体全身血液循环的动态以及健康状况。所以无论是否患有白内障,定期的眼底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检查的项目大致包括激光眼底拍照,裂隙灯前置镜检查,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视野检查,眼底造影等等。眼底检查不仅是检查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疾病的重要方法,更是许多全身性疾病监测的“窗口”。高血压、高血脂、肾病、糖尿病、某些血液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均会发生眼底病变。眼科医生可从眼底图的细微变化中发现许多问题,从而为全身疾病提供诊断和治疗的思路。(朱思泉 北京安贞医院首席专家、眼科中心主任)
标签: